公司动态DYNAMIC

金时科技 | 深度价值投资分析报告 | 发现川股

发布日期:2025-08-21 10:34:37 返回上一级

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概况与业务转型

金时科技(002951.SZ)成立于2008年12月24日,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车城西三路289号,注册资本4.05亿元。

公司原主要从事烟标印刷业务,2021年开始培育新能源产业,2024年完成向储能领域的全面转型。

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已转变为储能设备(68.7%)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防控装置(30.24%),新能源业务占比达100%。

公司通过收购千页科技(2024年1月起并表)强化了储能消防系统能力,形成了"超级电容+储能设备+储能消防"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3.86亿元,资产负债率17.14%,流动比率3.77,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2、2025年股价表现分析

截至2025年8月20日,金时科技收盘价17.27元,总市值69.94亿元。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1.业务转型成效显现

2024年营收同比大增1008.39%至3.76亿元,彻底摆脱了此前烟标业务萎缩的困境(2023年营收仅3390.69万元)。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06亿-2.79亿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储能行业政策红利

国家多部门2025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公司作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直接受益于政策导向。

3.技术突破与订单储备

公司超级电容器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储能系统业务在手订单约3.32亿元,另有3.08亿元意向订单待签订(截至2025年6月数据)。圆柱3000F电芯中试线建设完成,年产4.5吨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生产线已搭建。

4.战略合作赋能

2025年初与蚂蚁数科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新能源项目RWA(真实世界资产)合作,提升资产流动性和估值预期。

5.资金面因素

股东户数连续3期下降,累计降幅达40.90%(截至2025年8月10日数据),筹码持续集中。2025年6‑7月期间多次出现涨停,量价配合良好。

3、核心竞争优势分析

1.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在超级电容炭材料制备和储能系统集成方面具有技术积累,已完成3000F电芯中试线建设。千页科技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领域有深

2.厚技术积累

产业链协同:通过"超级电容+储能设备+储能消防"的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储能消防业务可提升系统安全性,增强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3.政策响应能力

公司敏锐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快速完成业务重构,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已达100%,远快于同业转型速度。

4.区域布局优势

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华南(36.95%)和西南地区(33.89%),这两个区域均为我国储能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4、财务数据深度分析

1.盈利能力指标

报告期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净利润(百万元)

销售毛利率(%)

2024

3.76

1008.39

-16.22

9.44

2023

0.34

-81.63

-48.47

28.58

2022

1.85

-52.29

-40.07

23.79          

尽管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2024年亏损幅度已大幅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长90.14%),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继续收窄40%-5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的28.58%降至2024年的9.44%,主要因低毛利的储能设备业务占比提升。

2.资产负债结构

指标

2025‑03-31

2024‑12-31

2023‑12-31

资产负债率(%)

17.14

20.12

11.62

流动比率

3.77

-

-

速动比率

3.54

-

-

归属母公司权益(亿元)

19.32

-

-

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7.14%,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良好。

但需关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2024年末应收账款达3.39亿元,接近当年营收规模。

3.现金流状况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21亿元,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导致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

公司解释称储能设备款项通常分阶段结算(预付款10%-20%,到货款30%-40%,验收款30%-40%,质保金5%-10%),导致收入确认与现金回流存在时间差。

4、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储能市场正处于爆发期:

2024年中国新增储能装机同比增长超150%

政策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

储能消防系统渗透率不足30%,提升空间巨大

金时科技所在的"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行业2025年8月总市值达3279.79亿元,公司目前69.94亿元的市值处于行业中游水平,相比头部企业(如中国动力523.57亿元)仍有成长空间。

超级电容器作为公司重点发展方向,在以下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电网调频

轨道交通能量回收

工业设备备用电源

新能源车启停系统

5、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1.订单落地

现有3.32亿元在手订单和3.08亿元意向订单的逐步转化,将直接推动营收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5亿元。

2.产能释放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4.5吨级)和电芯中试线的产能爬坡,将改善规模效应和毛利率。

3.政策催化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将创造更多储能需求。公司有望受益于四川本地新能源项目(如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

4.技术迭代

与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可能带来材料或系统设计的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

5.资产优化:拟转让湖南金时100%股权(2025年8月公告),剥离闲置资产,进一步聚焦储能主业。

6、主要风险提示

1.持续亏损风险

尽管亏损收窄,但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529万元),若转型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现金流。

2.行业竞争加剧

储能设备行业参与者增多,价格战可能进一步压缩毛利率。公司2024年毛利率已降至9.4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应收账款风险

2024年末应收账款接近全年营收,部分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可能影响运营资金周转。

4.技术路线风险

超级电容器面临锂电池等技术路线的竞争,若无法在能量密度或成本上取得突破,市场空间可能受限。

5.商誉减值风险

收购千页科技形成一定商誉,若标的业绩不及预期,可能需计提减值

7、估值分析与投资亮点

1.相对估值

公司因尚未盈利,PE为负值;

PB为1.94倍,低于行业平均的3.15倍,存在一定估值修复空间。

但需注意公司已转型至储能行业,包装行业的可比性降低。

2.投资建议

短期(6个月内):股价可能维持震荡上行趋势,主要受益于:

储能行业高景气度

订单持续落地预期

政策催化因素 但需警惕市场整体波动和获利回吐压力,合理波动区间预计在15‑20元。

中长期(1‑3年):若公司能实现以下里程碑,市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超级电容器量产并实现稳定出货

储能系统毛利率提升至15%以上

年营收突破10亿元并实现盈利

在电网级储能项目上取得突破

关键观察节点:

2025年年报能否实现亏损大幅收窄或扭亏

超级电容器订单落地情况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变化趋势

8、总结

金时科技通过果断的业务转型,已从传统烟标印刷企业蜕变为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5年股价的良好表现反映了市场对其转型成效的认可及储能行业高景气的预期。

尽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营收快速增长、订单储备充足、政策环境有利,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股价能否持续上涨将取决于:

1.盈利能力改善进度(重点关注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

2.超级电容器业务商业化进展

3.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4.政策支持力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