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DYNAMIC

乾隆集团以AI赋能全链路研发运维 数智化升级激活产品创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9-04 09:22:27 返回上一级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乾隆集团持续推进“科技强企”战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全面赋能产品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证及系统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探索出一条“AI+研发”的高效创新路径。近日,集团技术委员会发布《AI驱动研发效能提升白皮书》,系统总结AI工具在多场景的落地成果,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数智化转型样本。


一、AI赋能设计: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洞察”的产品创新

产品设计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起点,传统模式依赖设计师经验与用户调研,存在“需求捕捉滞后”“原型迭代低效”等问题。乾隆集团引入AI设计工具后,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多模态生成技术,实现设计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 需求精准捕捉:基于用户行为日志、客服对话、社交媒体评论等多源数据,AI可自动提炼高频需求痛点(如“操作流程繁琐”“功能入口隐蔽”),生成可视化需求热力图,辅助设计师快速定位核心改进方向。

  • 原型智能生成:利用生成式AI(AIGC)技术,输入产品定位与核心功能描述后,系统可在24小时内生成多版本交互原型(如APP界面、后台管理系统),支持动态调整配色、布局及功能模块,大幅缩短“需求-原型”转化周期(传统需7-15天,现仅需2-3天)。

  • 用户体验优化:AI通过模拟不同用户群体(如年轻用户、老年用户)的操作习惯,预测原型中的潜在体验问题(如按钮误触、加载延迟),并提供优化建议(如调整字体大小、简化跳转路径)。某核心产品在AI辅助下,用户首次使用满意度从78%提升至92%。


二、AI驱动开发:从“人工编码”到“智能协作”的效率革命

软件开发是产品研发的核心环节,传统模式依赖工程师经验,存在“代码质量不稳定”“重复劳动占比高”等痛点。乾隆集团通过AI代码辅助工具+智能协作平台,重构开发流程:

  • 代码智能生成:基于集团技术知识库(涵盖千万行历史代码、最佳实践模板),AI可自动生成基础功能代码(如接口请求、数据校验),并支持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如电商大促期间自动扩展秒杀功能代码)。工程师代码编写效率提升40%,重复代码占比从35%降至12%。

  • 代码质量管控:AI代码审查工具可实时扫描代码漏洞(如SQL注入、内存泄漏),并结合集团安全规范(如金融级数据加密要求)输出修改建议。某金融类产品的代码缺陷率从0.8‰降至0.2‰,上线后重大BUG数量同比减少60%。

  • 协作效率提升:通过AI智能协作平台,工程师可快速检索历史代码片段、技术文档及问题解决方案(如“如何处理高并发下的订单超卖”),并支持跨团队实时协同编辑代码。跨部门项目的沟通成本降低30%,需求变更响应速度提升50%。


三、AI强化测试:从“人工验证”到“全链路覆盖”的质量保障

产品测试是确保交付质量的关键,但传统人工测试存在“覆盖不全”“效率低下”等问题。乾隆集团引入AI自动化测试工具+智能缺陷预测模型,实现测试流程的精准化与智能化:

  • 测试用例智能生成:基于产品需求文档与历史缺陷数据,AI可自动生成覆盖核心功能、边界条件及异常场景的测试用例(如“支付接口超时”“库存为0时的下单限制”),覆盖率达95%以上(传统人工仅70%)。

  • 缺陷精准预测: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析代码变更、环境配置等数据,AI可预测高风险缺陷(如“新功能上线后支付成功率下降”),并提前标记需重点测试的模块。某电商平台在大促前通过AI预测,提前修复3个潜在支付漏洞,避免了日均百万级的订单损失。

  • 回归测试自动化:针对版本迭代后的回归测试,AI可自动执行历史核心用例(如“用户登录”“订单查询”),并对比新旧版本的输出结果,快速定位回归缺陷。回归测试耗时从传统的3-5天缩短至6-8小时,测试效率提升80%。


四、AI优化运维: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系统韧性提升

系统运维是产品长期稳定运行的保障,传统模式依赖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存在“故障发现滞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乾隆集团通过AI智能监控+自动化运维工具,构建“预测-防御-修复”全链路运维体系:

  • 故障预测与防御:基于服务器日志、网络流量、业务指标(如QPS、响应时间)等多源数据,AI可预测潜在故障(如“数据库CPU使用率将超80%”“缓存击穿风险”),并自动触发防御策略(如扩容实例、调整缓存策略)。某核心业务系统的故障响应时间从传统的“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年度宕机时间减少70%。

  • 资源动态调优:AI根据业务负载(如白天高并发、夜间低峰期)自动调整服务器资源(CPU、内存、带宽),实现“按需分配”。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器成本降低25%,资源利用率从50%提升至80%。

  • 日志智能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AI可自动解析海量日志(如错误日志、访问日志),提取关键信息(如“用户投诉的支付失败原因”),并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运维团队定位问题的时间从传统的“2小时”缩短至“10分钟”,问题闭环效率提升60%。


五、成果与展望:数智化转型激活创新生态

截至目前,乾隆集团AI工具已在全集团12个核心产品线落地,覆盖超200个研发项目,累计节省人力成本超千万元,产品交付周期平均缩短30%,用户满意度提升22%。

未来,乾隆集团将持续深化AI与研发的融合:

  • 技术层面:探索多模态大模型在复杂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如3D交互原型生成)、AI与低代码平台的深度集成;

  • 场景层面:拓展AI在硬件产品研发(如智能设备固件优化)、跨境业务(如多语言版本快速翻译)等新领域的应用;

  • 生态层面:开放部分AI工具接口,与生态伙伴共享技术红利,推动行业数智化水平整体提升。

正如集团技术委员会在白皮书中指出:“AI不是替代者,而是研发者的‘智能伙伴’。通过将重复劳动交给AI,我们将释放更多精力聚焦于创新本身——这是乾隆集团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逻辑,也是未来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通讯员:唐四季